網頁

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

「靚」在何處



:
你拍攝的相片很靚 ,我十分喜歡。

:
! 真的嗎!?  謝謝 !
可否告訴我 : 你覺得「靚」是「靚」在何處呢?

:
吾。。。不知道如何說。。。
第一眼看見, 便覺得「靚」, 便喜歡。。。
吾。。。我覺得「靚」就是「靚」。。。
沒有什麼原因 !

是的, 「靚」。。。
往往是一種個人的感覺,
自我主觀的感覺
沒法解釋的感覺
不能分析的感覺,
不是理性推敲的感覺。

但是, 當深思時,真的是沒有客觀的原因嗎?!

是否相中的花兒是美,而使朋友覺得相片是美 ?
又或
是否那張相有種和諧,而使朋友覺得相片是美 ?
又或
是否那張相的內容觸動了、
甚至激發了朋友的內在某些經歷、情感乃至慾望,
而使他覺得相片是美?!
又或
可能是朋友沒有見過相中的花兒,
特別是我在街頭影一張街尾影一張,
也是沒人留意的小花野草:
又或
朋友沒見過那拍攝的角度,那表現花兒美態的角度;
又或
朋友沒見過那刻的環境光線投射在花兒的一幕。。。

由於新鮮,不常見,所以覺得「靚」。



不過,
有些人可能依然會不假思索地說「靚」就是「靚」,
有什麼可解釋的。。。
最重要是自己滿意,自己喜歡,內心滿足快樂,
一切也是主觀。。。

真的沒有客觀因素解釋「靚」在何處 ?!
那麼當我們 欣賞繪畫、文學、美學、哲學等方面,
得著什麼 ?

記起,
美國電影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(Mona Lisa Smile)的一幕,
在美術史一課堂, 學生們問 :  
what is art ? 除了主觀, 沒有客觀定義 ?

什麼是「靚」 ? 「靚」在何處呢 ?
除了主觀, 沒有客觀定義 或因素?

縱使是個人的主觀,一切是從個人的心底,
縱使你未必可以以言語解釋,或有清晰的概念,
但總是有因的。。。



後話:
當然, 我的「攝影功力」有限 (涉及技術,構圖和美學等等的複雜艱深課題)
所以,應該是花兒的美,而使朋友覺得相片是「靚」, 而喜歡我的拍攝。

牽動朋友的情感是那朵花,不是我的相片。



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

愛情之花



玫瑰花是「愛情之花」。。。

我愛藍玫瑰,只因我愛藍色。

但朋友說 :
藍玫瑰的藍太冷了,
似是象徵著一段遠去的愛,
又像是個愛的傷痕。

朋友又認為玫瑰還是紅色的好,
只因愛情該像火。

至於黑色的玫瑰,
朋友說 :
這肯定是來自地獄的魔咒,是死亡。

每人對不同顏色的玫瑰也有不同觀感,
對於我來說, 只是一個夢, 不可實現的愛情之夢 !




後話>>
網上流傳的是 :
紅玫瑰:希望與你泛起激情的愛
粉紅玫瑰:喜歡你那燦爛的笑容
橙玫瑰:獻給你一份神秘的愛
黃玫瑰:為與你褪去的愛送上的珍重祝福
紫玫瑰:夢幻浪漫又永恆的真愛
白玫瑰:喜歡你那天真純潔
黑玫瑰:為你而誕生的惡魔但擁有溫柔的真心
香檳玫瑰:為你鍾情







2015年5月23日星期六

對症下藥的慰問



知道你的病疾,不等於清楚瞭解你的病疾;
明白你的擔憂,不等於深切體會你的擔憂
於是, 

關心你的安撫,不等於是「對症下藥」的慰問。


「不對症下藥」的勸勉, 
或許會加重「傷者」的痛,挖起「病者」的憂;
在此情形下, 
「勸勉者」的天真樂觀的勉勵有點不切實際, 
但「傷者」「病者」的過分悲觀也會自找煩惱。






患有眼疾的我常遇到此問候勸勉, 
我要花唇舌再解釋病情,同時又挑起擔憂,
隨後又要作自我安慰:
不要擔心,不要過分悲觀。
於是,我討厭這般的慰問挑起我的擔憂。。。
但又要再諗 :
朋友是出於關心,想我好,想安慰我,
他們沒有此經歷,當然不會比我更了解清楚。。。



一番內心糾纏爭扎!



這些經歷提醒了我 : 
當我問候安慰別人時,要「對症下藥」。
如不瞭解病源,不要自作聰明, 告訴對方有何醫治方法,
此時,一句短短問候便足夠,或互相交談閒聊,
最重要是讓對方知道:
我是支持你,隨時按你需要幫助你!



「不對症下藥」的慰問只會弄巧成拙!





2015年5月19日星期二

Stone Flower...Stone Heart




溫婉的妳
真的名叫 Stone Flower ?!

妳所愛的他
會否名 Stone Heart ?!

柔弱的妳應被重重的愛包圍著保護著
因遇上一個Stone heart的他

而改變了妳…..成了Stone Flower ?!


2015年5月12日星期二

獨處能自樂



在獨自生活中,學習享受一個人的時刻:
發掘美麗事物,尋找安逸心寧。
雖沒有眾樂樂,但可以獨樂樂。

A回應我:
個人獨處尚能自樂,是由於身邊有很多事物相伴,
正如今早我在看書,不覺已近正午。
如沒有書,我會聽音樂;
沒有音樂,我會去賞花;
沒有花兒,我會去看藍天白雲;
沒有藍天白雲, 我會靜坐思考。。。
再不是,就倒頭大睡。
寂寞感,總會有的,但並不可怕。
人怎會沒寂寞的時候?
既知寂寞感是必有之事,那就不會介懷了。
再者,當自己全然投入到書本、音樂或甚麼甚麼裏時,
寂寞自然會消失。


B回應我:
以前的我十分認同 ~  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
但在最失意的某一天, 好友的一句說話叩醒了我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。!
就是這一句說話,我學懂了 ~  孤獨 !
更貼切的是應該,我學懂了 ~ 接受孤獨 !
今日獨自走在街上,
那種孤獨,那種寂寥,那種冷清,
竟然覺得舒暢,竟然覺得陶醉, 竟然覺得享受,
就來一個 ~ 眾樂樂倒不如獨樂樂 !

其實,以上是說明:
既然現實是如此, 我們便要接受,要快樂地與它共存。



可是,依然有一親友說:
「為何要獨樂樂 ?!  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!
    你要主動 !
他還列出許多方法。。。
我回說
「如有人相伴,當然是眾樂樂, 但這是雙向的 !!!
當相約時, 今日的人多是…..
早約的話,大家都說未能確定日子;
遲約的話,又說就不到時間;到最後不了了知。
而你答應相聚,也是一推再推 !
他即時沒有回應。
  
另一友人答
「下次你回他一句 『你樂樂不等於我樂樂』! !

妙的回答 !




獨處時,不一定不快樂的;
眾人相聚時, 不一定是快樂的;

你的快樂之道不一定也是我的快樂之道。




後話:
一個人隨處拍攝,也是自得其樂